禅宗一脉,付佛心印,接引最上机,如画龙点睛。惜末世人根暗劣,荷担甚稀。伏愿大心者出世以护正之。
(一)禅宗五家七宗图系
(二)自西土摩诃迦叶以至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传承有序
西土初祖摩诃迦叶尊者:即大迦叶(饮光)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头陀行第一。佛于灵山会上付法传示,为禅宗法脉初祖。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二祖阿难陀尊者:即阿难(亲喜)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多闻第一。蒙大迦叶尊者传付法印,为禅宗二祖。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四祖优波鞠多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五祖提多迦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六祖弥遮迦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七祖婆须密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八祖佛陀难提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九祖伏驮密多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十祖胁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十二祖马鸣大士,约2世纪的古印度佛教大师,开启大乘教法,著有《大乘起信论》《佛所行赞》等传世。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十四祖龙树尊者,即龙树菩萨,古印度佛教大宗师,中国佛教八宗共祖。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十六祖罗睺罗多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二十祖阇夜多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二十二祖摩拏罗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二十四祖师子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西土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尊者(?-535):印度高僧,南朝间来华传化,后付法于慧可大师。有《入道四行观》等教法传世。亦为中国禅宗初祖,是大法东来之标志。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中国禅宗二祖慧可大师(487-593):博通经论,后师学于达摩尊者,所谓“断臂求法”,诚一代艰绝之祖。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中国禅宗三祖僧璨大师(495-606):隐化无定,有《信心铭》留世。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中国禅宗四祖道信大师(580-651):依僧璨大师得衣钵,后开黄梅道场,接引学众。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中国禅宗五祖弘忍大师(601-674):少从道信大师出家,继承衣钵,开东山道场,来学甚众。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638-713):承启禅宗法脉的一代传奇大师,于弘忍大师得付法印,后弘化于岭南,开曹溪道场,法嗣甚众,禅宗法脉遂得彰兴。有《六祖法宝坛经》传世。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传法偈
(三)自慧能以后,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禅宗法门,遍传四方,历朝历代皆有大善知识,姑择其要列于下
永嘉玄觉禅师(665-713):慧能大师付法弟子之一,精通台宗教观,后蒙六祖印付,著有《永嘉禅宗集》、《永嘉证道歌》,均为禅观宝典。
青原行思禅师(671-740):慧能大师门下首座,后弘化于吉州青原山静居寺,为六祖下弘传最盛的两大法嗣之一,其后出云门、曹洞、法眼三大宗支。
南岳怀让禅师(677-744):慧能大师高徒,后弘法于南岳福严寺,其后出临济、沩仰二大宗支。
石头希迁禅师(700-790):行思禅师门下大弟子,常于石上结庐而称“石头”和尚,道法卓著,戒行高超。
马祖道一禅师(709-788):即先祖曾授记怀让门下的“踏杀天下一马驹",道法峻峭一时,所谓其下出八十八员大善知识者。
百丈怀海禅师(720-814):马祖门下,后主持江西奉新百丈山,撰有著名《百丈清规》。
南泉普愿禅师(748-835):马祖得意门生,所谓“青出于蓝”,后于安徽池阳南泉山道场,弘化颇盛。
天皇道悟禅师(748-807):亦参于马祖座下,后于石头和尚处尽得玄旨,其法嗣龙潭崇信,为云门、法眼二宗之鼻祖。
药山惟俨禅师(745-828):博通经论,严持戒律,后礼石头和尚传付心印,创湖南药山道场,其法嗣云岩昙晟,法门下英才辈出,后成曹洞一宗。
黄檗希运禅师(?-855):百丈法嗣亦参证于南泉,后于洪州黄檗山大弘禅法,有《传心法要》《宛陵录》等传世,堪为一代宗门大匠。
临济义玄禅师(787-867):精严毗尼,博通教藏,行务于黄檗座下,蒙师印承,一时气吞诸方,后弘化于河北,其宗风纵横灵变,下传兴化存奖,续传南院慧颙,宗风不坠。后世称临济宗,为禅宗五家七宗弘传最盛的一支。
沩山灵祐禅师(771-853):参百丈禅师,嗣其法,后开长沙沩山道场,弘扬禅风,学僧云集。著有《沩山警策》等传世。
仰山慧寂禅师(815-891):承其师灵祐而集大成,于江西宜春仰山道场宣扬宗风,世称沩仰宗。
赵州从谂禅师(778-897):学承南泉禅师,尽得宗旨,后行脚天下,广参诸方,世寿120载,所谓"赵州八十犹行脚"。为一代宗门大师之楷模。
德山宣鉴禅师(780-865):即担经出蜀的"周金刚”,遇卖饼老婆子诘问“三心不可得,汝点哪个心?”后于龙潭崇信禅师得悟,居湖南德山大阐宗风,常以棒打为教,世称“德山棒”。门下出岩头全奯、雪峰义存等,均为禅门尊宿。
洞山良价禅师(807-869):得旨于云岩昙晟,家风宪断稳密,其下法嗣有曹山本家、云居道膺,遂成曹洞一大家。
曹山本寂禅师(840-901):洞山弟子,师资道合,继往开来,曹洞一宗遂光播于天下。
云门文偃禅师(864-949):唐末高僧,精究律部,广参诸方,谒雪峰义存禅师,受其宗印。后于韶州云门山创建光泰禅院,道风显播四方,世称云门宗。其后弟子香林澄远亦为一代宗门大德。
风穴延沼禅师(869-973):唐末临济中兴大德,承接南院慧颙,禅风直追义玄大师,大用无方,独步一时。其下出首山省念,续出汾阳善昭等宗门大匠,临济嫡传可谓源远流长矣。
法眼文益禅师(885-958):五代高僧,得法于地藏桂琛禅师,著有《宗门十规论》等,世称法眼宗,天台德韶为其门下杰出弟子。
永明延寿禅师(904-975):宋代佛门大师,谒德韶国师密授玄旨,见行卓著,融会禅教诸宗,著有《宗镜录》《心赋注》《万善同归集》等,为后世所崇。
大阳警玄禅师(948-1027):宋代曹洞宗卓绝之祖,将法脉托孤于临济大德浮山会远门下,其后终得一代法门龙象投子义青,曹洞一脉遂成中兴之势。
雪窦重显禅师(980-1052):宋代云门中兴之祖,于浙江雪窦山道场大振宗风,法嗣有天衣义怀等。
石霜楚圆禅师(986-1039):一代禅门宗匠,尊号慈明,于汾阳善昭禅师下受钳锤,其下出两大法子,开杨岐、黄龙二派,禅灯广及于天下也。
杨岐方会禅师(992-1049):随慈明习禅,以续正脉为任,后开临济杨岐一派,其后有白云守端、五祖法演等法门英杰续之,成禅宗一脉主流。
黄龙慧南禅师(1002-1069):入石霜室,蒙其印可,后开临济黄龙一派,法席颇盛。
芙蓉道楷禅师(1043-1118):宋代曹洞中兴之匠,接承投子义青禅师,续正曹洞法脉,后传丹霞子淳、净因自觉,续传长芦清了等,法道延绵不绝。
圆悟克勤禅师(1063-1135):宋代禅门尊宿,得法于五祖法演禅师下,有《佛果克勤禅师心要》等传世。其下出虎丘、大慧两大法门栋梁之才。
虎丘绍隆禅师(1077-1136):参证于圆悟克勤禅师座下,常住苏州虎丘,其后出应庵昙华、密庵咸杰、破庵祖先、无准师范、断桥妙伦等,法脉昌盛不绝。
大慧宗杲禅师(1089-1163):宋代宗门翘楚,为禅门百世之师,与虎丘同出圆悟门下,有《大慧普觉禅师语录》行世,世称“临济再兴”。后有元叟行端等续其家风。
万松行秀禅师(1166-1246):元代禅门大德,领旨于曹洞雪岩如满下,弘化颇盛,著述亦丰,其下出雪庭福裕等,宗风一时蔚然。
雪庭福裕禅师(1203-1275):元代禅门高僧,少林祖庭中兴之主,振举曹洞宗风,其后有文才淳拙、凝然了改、月舟文载、小山宗书、幻休常润、蕴空常忠、慈舟方念等,法脉可谓灯焰长兴。
高峰原妙禅师(1238-1295):元代宗门大德,法承断桥妙伦,参证于雪岩祖钦禅师下,后常居危崖立死关,家风严峻,有《高峰原妙禅师语录》传世。
中峰明本禅师(1263-1323):禅门一代宗匠,融通诸宗,发禅宗新气象,有《天目明本禅师杂录》行世,其后有天如惟则、千岩元长、天奇本瑞、笑岩德宝等,至憨山德清出世得其大成。
楚石梵琦禅师(1296-1370):元末宗门一大老,有《西斋净土诗》等传世。
楚山绍琦禅师(1404-1473):明代临济宗师,大扇宗风于蜀地。
紫柏真可禅师(1543-1603):明代佛门高僧,创刻方册大藏经,勇猛精进。所谓贯通宗教,见行超绝,远追临济,上接大慧之风。
憨山德清禅师(1546-1623):明代禅门一代宗师,中兴六祖道场,功行卓著,著述甚丰,有《憨山老人梦游集》等传世,可为禅宗法脉总导师。
幻有正传禅师(1549-1614):明代临济宗一大元老,法承笑岩德宝禅师,其下出密云圆悟、雪峤圆信、天隐圆修三大宗匠,临济法脉遂得大兴。
寿昌慧经禅师{1548-1618):传承蕴空常忠禅师门下,为明代曹洞宗一大元老,其下出博山元来、永觉元贤、晦台元镜三大宗匠,曹洞法脉遂得大兴。
湛然圆澄禅师(1561-1626):师承慈舟方念禅师,有《湛然禅师语录》等传世,与寿昌慧经同为曹洞伯仲。
密云圆悟禅师(1566-1642):明末临济法脉一大宗匠,主法天童寺,门下出费隐通容、木陈道忞、破山海明等,均为一方大德。
天隐圆修禅师(1575-1635):明末与密云圆悟齐名的临济宗大德,其下著名弟子有玉林通琇等,亦为一代法门龙象。
博山元来禅师(1575-1631):亲承寿昌慧经禅师,有《无异禅师广录》等传世,为明末禅门一大宗匠。
永觉元贤禅师(1578-1657):与博山元来齐名,创鼓山道场,有《永觉元资禅师广录》传世,其下著名弟子有为霖道霈等。
虚云老和尚(1840-1959):近代佛门一代大师,续禅门五宗之正脉,力挽狂澜,有《虚云和尚法汇》等传世,为近世禅宗难得之大匠。
来果禅师(1880-1953):行迹卓越,主法扬州高旻寺,振扬道风,有《来果禅师语录》传世。
排版、校对:嘉旭
审核:嘉禾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链接: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