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背后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忠、孝、仁、智、信等品德。
但不能否认,当下提到中国传统礼仪有人会认为是封建、四旧,在不少人印象中,古代礼仪更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工具,特别是跪拜礼,每当时下一些新闻事件比如郭德纲收徒弟行跪拜礼等总能刺激大众神经。
古代礼仪真一无是处吗?今天为什么还要学古代礼仪?
11月14日,一生致力于研究古文字与《周礼》、《礼记》、《仪礼》的清华大学教授彭林,在人文清华讲坛开讲后()接受了媒体的专访。彭林可以说是全世界最懂“礼”的人,对于今天为什么还要学古代礼仪他给的回答最直接:“人与禽兽的区别,根本之处在于礼义”。他还再三强调:学习古代礼仪不是做古代人和回到过去,而是重拾被时间埋没的文化,古为今用,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明,还可以去掉不合适之处制定出一套符合现代人的新礼仪。
此外,他还直指现在不少学校的成年礼、校园文化都是作秀,表演给领导看看,不注重人自身的变化和气质。“文化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涵养德信,变化气质。学的东西一定要内化,不内化就不入心”。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林
▍学古代礼仪是把被时间埋没的文化古为今用
《智见》:在当下,您为什么特别强调学习古代礼仪的重要性?
彭林:从2000年北京申奥成功,到现在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要让我们的同胞人人都学礼、明礼、行礼。这个时代跟过去也一样,让一个社会和谐,礼是最好的抓手。汉城奥运会有一首歌叫《让世界充满爱》,但看看现在,情况如歌里所唱那样吗?战争还是存在的。
儒家思想充满智慧,把所有的理念都通过“礼”落实到人的身上,教人如何做人。而且从与父母最本真的情感入手,推己及人,达到一种博爱,一代代延续。清华法学院原来有一个教授到法国,法国人和他讨论说西方人讲契约,即使赡养自己的父母也要定契约,而中国人不懂契约。但儿女赡养父母需要契约吗?这是天经地义。《孝经》一开始就讲“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在中国每一个人养父母是不需要强迫的,这是一种文化的传统和美德。如果社会形成了普遍孝敬父母,尊重别人父母的风气,这个社会才是真正的进步了。
11月14日,清华大学教授彭林在人文清华讲坛开讲
《智见》:很多人提到古代的礼仪认为是封建、复古,您怎么看?
彭林:说古代礼仪是封建、四旧、做古代人,其实是一种误解,我们不可能回到周朝,回到过去。但一些礼仪文化,比如乡射礼,只是被时间埋没了,我们把它挖出来古为今用,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文明。把乡射礼重新搬出来,不是回到周代,也不是做古人。
乡射礼(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我们研究古代礼仪,就是要把原汁原味的东西做出来,研究哪些是核心元素,哪些东西可以不要,这样可以做出一套适合现代人的新礼仪。
中韩刚刚建交时我第一次去了韩国,让我非常震惊。那个国家的人非常尊重传统,不像中国人一讲这些就是四旧、垃圾。我到过韩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我那次去考察,老人穿着韩服,戴着传统的圆帽子,很从容地走在路上,手里还拿着包袱。到一个人家里,孩子都会给你行礼。
让我非常感动的一件事情就是他们有一个大夫,90多岁去世了,所有学生和家人要为他“儒林葬”,就是按照《朱子家礼》整个仪式给他举行葬礼。这样的东西在我们国家已经看不到了,但在韩国还有,而且我们还要跑到外国去考察,这让我非常伤感。
中国是礼仪之邦,但很多东西在生活完全消失了。
▍礼仪文化应该进入教育体制内,但不要让学生背口号、表演
《智见》:有没有一些通俗易懂的方法去教导或引导中小学生讲礼仪?
彭林:礼仪文化要进入教育体制内。现在我们在做一个通俗易懂的教材。目前已经做了一套小学生、中学生礼仪教材了,还会有大学生、成人的教材。我们会进行筛选,也会考虑到不至于让古代的礼仪知识拿到今天来用看着很奇怪。这些古代礼仪基本上都是能接受的,也不是腐朽的东西,比如在台湾,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礼仪的继承,他们做的比较好。
礼仪文化教育不是教孩子背空洞的口号,不要让孩子表演,不要奖励小红花之类,这可能会让孩子很虚伪,教育需要教他如何做。
古语讲:黎明即起,洒扫庭除。黎明起来是人阳气的上升期,精气神饱满。在去学校前,可以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样才有担当。好的习惯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到了学校,早晨第一次看到老师要行礼等等。
《智见》:当代大学生、青年人如何做一个有礼的人?
彭林:说些我自己的体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对我人生的影响很大。这些东西读完之后才知道中国文化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文化不能看作是一个职业,某些人的专利,文化一定要有益于世道人心。
《智见》:现在很多理工大学开始重视人文教育,如何更好引导理工科学生学习古代礼仪和传统文化知识?
彭林:现代校园文化建设什么东西都往里装,搞着搞着就走样了,有的甚至变成名利场。有关部门要搞一些真正的内行,别以为大学教授就一定是行家,真正需要内行来留住一些东西。比如今天讲的,中国文化就是做人,做人就是内在修为和外在,这个外就是礼。
成人礼(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学的校长一定要是个明白人。现在不少学校的成年礼、校园文化都是作秀,表演给领导看看,不注重人自身的变化和气质。文化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什么?是涵养德信,变化气质。学的东西一定要内化,不内化就不入心,要涵养德信有担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过书跟没有读过书,读的好跟读的不好的人,坐在一起能看出几分。
▍跪拜礼被妖魔化了,郭德纲收徒弟行跪拜礼是别人的自由
《智见》:像郭德刚搞相声收徒弟可能就是传统那一套行跪拜礼,很多人不赞同,当下如何平衡传统的跪拜礼和人人平等的观念?
彭林:西方人讲人人平等,是出于宗教信仰。在宗教文化里面,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孩子。而在中国是讲伦理的,子女跟父母长辈是人格上的平等。所以习俗中给父母行大礼是对的,但不可能两个人都行互相行跪拜礼。
跪拜礼(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跪拜礼在全世界都存在,韩国、日本乃至东亚也很普遍。佛教、道教、基督教全是都有跪拜礼,但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一提到跪拜礼就觉得是一种封建迷信?跪拜礼其实被妖魔化了。
跪拜礼这个东西我觉得关键在于你跪谁。如果你是一个汉奸,跪他可能会被打死,但跪拜自己的父母很丢脸吗?至于郭德刚收徒弟仪式要行跪拜礼,这是别人的自由,完全取决于他们,没人强迫,道理很简单。我导师去世的时候,其他人是三鞠躬,我行的是大礼。我跟他们不一样,我的导师对我有知遇之恩,也是我最后一次在他身体旁边行礼。
《智见》:您认为跪拜礼为什么被国人妖魔化了?
彭林:鸦片战争之后,我们的国家老是挨打,一些清末民国期间的官员也是卑躬屈膝,久而久之我们很多人认为下跪是不对的,特别是有些人在洋人面前下跪,是无耻懦弱的表现。由于这样的经历,我们错误地把结果归到传统文化,归到孔子身上去。再加上当时很多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已经崩溃,甚至有人连自己的种族我们持怀疑态度。
但这种能和跪拜自己的父母、恩师相比吗?男儿膝下有黄金,我们跪的是父母、恩师,这是用中国人最高的礼节来感谢他,在思想上一定是干干净净的。
来源:搜狐教育《智见》专访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