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诗集   我年轻的时候,在北京读书,就常常写诗,我并没有准备出版,只是留一个纪念。有时候,是我老师顾随先生评点的。我保留了这些诗,一直没有出版。   到了台湾以后,发生了白色恐怖,我先生被关了,我也被关了。经过这一次的变故以后,就整理旧的东西,找到这一批旧稿子。我先生说,你这么乱丢,等一下遗失...
近读王学典先生的一篇讲演稿《儒学的社会科学属性与现代转化》一文,文中提出“儒学是短缺经济产物”之说,认为农耕文明最突出的矛盾是“物质匮乏,而人的欲望无穷”,“儒学的产生,正是为了回应这种迫切的现实需要”,儒家所提出的对策就是“克己复礼”,也即把社会秩序建立在道德感召力的基础之上云云。此文观点涉及对周...
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对于佛教教育,若从笔者1985年调研中国佛学院、闽南佛学院、福建佛学院等处,撰写《从僧伽教育看中国佛教的今天和明天》[1]算起,迄今已经有23年了。当年关注的重点是僧教育,1989年3月,在北京大学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后到广济寺挂单,当时中国佛协教务部主任王新居士诚...
一、讲座主题AI时代的美育回归与音乐教师的角色转型二、讲座时间2025年5月19日(周一)下午15:00三、讲座地点广西艺术学院南湖校区漓江画派101报告厅个人简介:谢嘉幸,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导,音乐研究所原所长,著名音乐美学家、音乐教育家。出版《音乐的语境》《音乐教育与教学法》等著作十余部;主编...
这是一个好像最讲民主平等自由的时代,其实现在全世界的皇帝姓“钱”,都是钱做主,以钱来决定贵贱,没钱就没自由。没有真正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修养、学问修养,有的只是乱七八糟的所谓个性张扬和向钱看,变成听“钱”指挥,连科学研究、教育、学术都在听“钱”指挥,为就业忙,为钱忙,没有精神支柱,一旦失业,就天...
观德之射(上)主要内容:一块巴掌大小的织锦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也同时被列为第一批64件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之一。锦上纹饰诡秘,文字激昂,八个清晰的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展现一种罕见的天文奇观,更蕴含着超凡的文化意味。织锦与箭镞一起出土却并非意味着杀戮,古人高尚的观德之礼是中华文...
南怀瑾先生在我心目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大英雄。 你看他温文尔雅的样子,好像他不是那种赳赳武夫,但是在我的人生经历当中,受益于南老的教诲很多。我也很遗憾,没有见过南老本人,但是从南老的各种讲话,通过读他的书,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从南老师身上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的样子。我们厚朴有个校训,是说人在...
诸位现在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呢?我看大家都到了中年,情绪不稳定,很多的烦恼,思想宁静不下来,甚至于许多人工作忙得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这是问题了。思想为什么停止不了?究竟是脑的问题,还是心的问题?这是中国文化儒道佛很中心的一个重点。人到中年以后,思想不宁静,情绪不能宁静,一半是生理的关系,我们中国人有两句...
“净”与“不净”不隔一条线,都是由我心念而起。人没有悟道以前,没有一个是聪明人。当年达摩祖师到中国来,就是要找一个“不被人欺”的人。 我们普通人都经常被欺,那么是谁骗了你呢?其实没有人骗你,都是自己骗自己。我们前面说过, 一般众生的心理状况有八十八种结使,归纳而言,就是见思二惑。见解观念和思想形态两...
11月24日下午,我正在去北京的路上,友人突然致电告诉我,叶嘉莹先生刚刚离世了。我尽管早已了解到年过百岁的她近来身体状况不佳,随时可能出现并发症而导致生命垂危,但当她病逝的消息传来时还是难以接受。我脑海中不断闪现着与她交往十余年的点点滴滴,心中不胜悲恸。我与叶先生的相识缘起于给她看病。叶先生曾提到她...
中国小说《西游记》我看过四五遍,前几年我还重新一字不漏再看一遍,我很想拿起笔来,每一句话、每一回都把它批了,那真是写得好,全部修道做工夫的道理都在内了。——《列子臆说》《西游记》这本书,道家的解释完全是修道的工夫,一个普通人要想修行成道,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一关一关要打透,名是一关,利是一关,吃饭饮...
一、人类的危机——人文思想的没落他提到最近交往的一件事。美国史丹福大学有个经济、工业发展的研究所,是美国第一流的教授组成,有人说这是美国白宫真正智囊的智囊,从季辛吉以至海洛,凡要紧的政策咨询,都请教于此。由于有同学在该处任研究员、研究生,与该处教授们谈起,对人类未来的问题咸表忧虑。他们认为美国现在的...
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于11月30日在天津第一殡仪馆滨河厅举行。叶嘉莹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1月24日15时23分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叶嘉莹先生逝世后...
小编语这场讲座是五年前孔诞前夕,德音老师应西安交通大学之邀讲儒家精神给出的讲题,当时小编没在现场,昨日是孔子圣诞,趁着今年孔诞听了一遍录音,匆匆整理了稿子,不敢私藏,贡献大家。不过,本场讲座大多听众是大一大二的小同学,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历时三个多小时的讲座,文字相当多啊,小编是狠心删了不少的。 讲座...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下午逝世,享年100岁。叶嘉莹1924年7月2日出生于北京,本姓叶赫那拉,满族,后成为加拿大籍华人。叶嘉莹主要从事古典诗词教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出版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
叶嘉莹1924年生于北京,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客座教授,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图为2017年7月,叶嘉莹在南开大学迦陵学舍。 (剧组供图/图)据多家媒体报道,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下午去世,享年100岁。叶嘉莹是古典文学...
记者从南开大学获悉,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以下为中国新闻社东西问·名家坊早前专访报道:2024年,学贯中西的诗词泰斗、享誉海内外的诗词教育大家——叶嘉莹,迎来了期颐大寿。百岁寿诞对她本人及整个诗词界来说,都具有非凡意义。“仁者寿”,叶嘉...
回忆南怀瑾先生叶嘉莹第一本诗集我年轻的时候,在北京读书,就常常写诗,我并没有准备出版,只是留一个纪念。有时候,是我老师顾随先生评点的。我保留了这些诗,一直没有出版。到了台湾以后,发生了白色恐怖,我先生被关了,我也被关了。经过这一次的变故以后,就整理旧的东西,找到这一批旧稿子。我先生说,你这么乱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