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教
犹太教(Judaism)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犹太教的主要诫命与教义来自《托拉》(妥拉),即圣经的前五卷书。犹太教信奉的是耶和华神。
托拉广义上指耶和华神启示给以色列人的真义,亦指耶和华神启示给人类教导与指引。狭义上指《旧约》的首五卷(犹太人不称旧约),又称律法书或《摩西五经》即《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
犹太教(Judaism),旧称为挑筋教、蓝帽回回,是在公元前2000年西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希伯来人中产生的。犹太教最重要的教义,在于只有一位神,即无形并且永恒的上帝。他愿所有的人,行公义,好怜悯,因为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人,所以人都应该有尊严且受到尊敬地对待。犹太人以学习及祈祷来侍奉上帝,同时遵行摩西五经上所指引的诫命。与世界上其他宗教不一样,犹太教不欢迎外族信仰犹太教,不主动到外族人中传教,坚持皈依犹太教者必须通过考验才可以。他们“传教”的对象是已经不遵守犹太教规的犹太人。这些人可能是因为居住在没有其他犹太人的地方而入乡随俗,或与外教的人结婚。传教者鼓励他们重新遵守犹太习性。
对于圣约的坚信,犹太人认为这就是上帝对他们的召唤,也是他们对世人的见证、他们的使命。但犹太教并不主张其他民族为了被救赎而必须接受她的宗教信仰和敬拜方式;这世界会因为它所行的而受审判,而不是因它所信的教条而受审判;所有公义的民族皆分享将要到来的和平世界。因此,犹太教并不是一个积极传教的宗教。犹太教堂所接受的改信者,必须遵照犹太教当局的规定,因为一个人改信犹太教并不只是简单的自我认定的事情。基本教义以摩西·迈蒙尼德于12世纪归纳的13条为核心:
1.创造主创造并主宰宇宙及一切受造之物。
2.创造主为独一无二真神。
3.创造主无形无体无相。
4.创造主是最先的,也是最后的。
5.创造主为唯一应受敬拜之主,此外别无可敬拜之物。
6.先知一切传述皆真实无妄。
7.摩西是先知中最伟大的一位。
8.律法为神向摩西所传,并无更改。
9.律法不可更易。
10.创造主洞察世人一切思想行为。
11.创造主予遵守律法者奖赏,对践踏律法者惩罚。
12.复国救主弥赛亚必将降临,应每日盼望,永不懈怠。
13.人死后将复活。
多数犹太人的宗教活动,主要在家中进行。它包括每天三次的祈祷,早晨、下午及日落之后。会众的祷告通常在犹太会堂举行。会堂是犹太人祷告与学习的地方,在星期一、星期四、安息日及节日和至圣日(High Holy Days)会堂的敬拜,包括读希伯来文的托拉,与先知书。会堂的敬拜,可由会众当中博学的成员来主持,在大多数的会堂中,是由管会堂的司会(Cantor)或者教师(Rabbi)主持,他们是专职的信仰教导者,都接受过犹太教神学院(Yeshiva)的训练。教师的专业职责,是指导会众每周及每日的学习单元,教师也提供会众咨询,与规定,有关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犹太教的戒命及传统。这些包括人与人间的分争,但是有关比较严肃的事,如脱离犹太教,则必须交付当地宗教法庭来处理。
犹太教(Judaism)律法规定的节期较多,以逾越节、住棚节和五旬节为三大节日,此外还有除酵节、修殿节、普林节、读经节、元旦、赎罪日、哀悼日、安息日等。除十诫外,犹太教律法还有种种戒规,从社会伦理到饮食起居,涉及犹太人的全部生活。凡母亲为犹太人,其子女即为犹太人。男孩出生后第八天,一律要受割礼,作为与上帝立约的标志。教徒死后,尸体以水洗净,白布包裹入葬。犹太教在饮食方面亦有诸多禁忌。古代犹太教以七连烛台为唯一标志,中世纪后期改用大卫之盾(六角星),沿用至今。光明节又称哈努卡节、灯节,意在纪念公元前2世纪犹太人针对希腊-叙利亚王国发动的反对在耶路撒冷的犹太教神殿中供奉希腊神像的起义。整个节日共持续8天,人们每天都要在烛台上点燃一支蜡烛以示纪念。
犹太教有许多节日,都是依犹太历计算的。其中的逾越节、律法节、住棚节是三大主要节日,在犹太教的圣日中,安息日这一天教徒不能从事日常的工作,要到会堂礼拜、读经或在家教导子女读经、学道。其他节日还有赎罪日、审判日和痛悼节、欢庆节、献身节、重修圣殿节等。
耶路撒冷犹太教圣迹哭墙又称西墙(western wall, Al-Buraq Wall, Kothel HaMa'aravi),是耶路撒冷旧城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亦有“叹息之壁”之称。为古代犹太国第二神庙的唯一残余部分,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筑成。犹太教把该墙看作是第一圣地,教徒至该墙例须哀哭,以表示对古神庙的哀悼并期待其恢复,故称。
哭墙由大石砌成,公元前11世纪古以色列王大卫统一犹太各部族,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以色列王国。公元前10世纪(约公元前965年)大卫儿子所罗门继承王位后,在首都锡安山上建造了首座犹太教圣殿所罗门圣殿,俗称“第一圣殿”,来此朝觐和献祭的教徒络绎不绝,从而形成古犹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公元前586年,第一圣殿不幸被入侵的巴比伦人摧毁。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流亡生活,犹太人陆续重返家园,后来又在第一圣殿旧址上建造第二圣殿。罗马帝国皇帝韦帕芗执政,极力镇压犹太教起义,数十万犹太人惨遭杀戮,公元70年,皇帝之子提图斯率兵进攻耶路撒冷,城破后屠城抢掠,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不计其数,绝大部分犹太人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地区,耶路撒冷和圣殿几乎被夷为平地,该墙壁为同一时期希律王在第二圣殿断垣残壁的遗址上修建起的护墙。直至拜占庭帝国时期犹太人才可以在每年安息日时获得一次重归故里的机会,无数的犹太教信徒纷纷至此,面壁而泣,“哭墙”由此而名。尽管该围墙为伊斯兰圣地西墙的一段,但犹太人仍然把它视为本民族信仰和团结的象征。今每逢犹太教安息日时,尚有人到哭墙去表示哀悼,还有许多信仰者将心愿或悼念之辞写于纸上塞进墙壁的缝隙里。
我们恐怕很难在宗教人类学或宗教社会学意义下的「禁忌」(taboo)谈论某种「犹太教禁忌」,因为禁忌的产生往往相关于某种神秘力量与接触者的交互作用,但对犹太人来说,自然界并不存在这种神秘力量,唯一有力量者就是上帝。因此,如果要确切谈论某种犹太教的禁忌,那么其来源就只是上帝的诫命:某种事物之所以不可触碰、某种动物之所以不可食用、某种行为之所以不可做出,其真正的禁戒理由就是上帝直接的吩咐,或是为了确切履行上帝的诫命而在某种处境中进行的推论。但如此一来,所谓的犹太教禁忌就会显得极其庞杂繁复,所有具有禁止意义的律法都可视为犹太教禁忌,对于极度重视律法规范的犹太人来说,这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每一个层面。
十诫(Ten Commandments)可说是犹太教最基本的诫命,其中第二诫「不可拜偶像」,规定了以色列人与上帝间排斥性的信仰关系,这条诫命中禁止百姓雕刻偶像与跪拜偶像,反映在日常生活中,便是犹太人禁止以任何图像或雕塑去表达上帝。第三诫「不可妄称上帝之名」,即禁止念出YHWH此一四字母词,不过因为其念法早已失传,也就没有犯诫的困扰。不过这一诫命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延伸的应用,即当犹太人在法庭上奉上帝之名宣誓说实话时,切不可公然撒谎。
十诫的第四诫为「当守安息日」,反映为「在安息日不可工作」此一禁令,这在犹太人的日常生活中是一项重大课题,特别在现代犹太人当中,「守安息日」与「饮食条例」被并称为最重要的两项诫命。不过,对于在安息日何事可做、何事不可做,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犹太社区中,并没有完全一致的标准。大致说来,诸如商业贸易、消费购物、例行家务、开车与搭车、使用电器用品、书写、打电话等,都在禁止之列,不过这些禁令并不是严格的限制,重点是背后的精神:将这第7日从日常事务中分别出来,贡献给家人、自省、使灵魂获得更新。
从第六诫到第十诫属于人际关系的诫命,包括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贪恋(别人的妻子与财产)。不过这些诫命的伦理性格使得我们大概不太容易将其视为是某种禁忌。
在整部妥拉(Torah)、也就是所谓的「律法书」或「摩西五经」中,拉比们整理出包含十诫在内的613条诫命,其中248条是积极的诫命,以「你们要如何如何」的方式表达;365条是消极的诫命,表述为「你们不可如何如何」。这些诫命中与饮食相关的部分,加上历代拉比的解释与扩充,成为现代犹太人生活中最主要的律法实践。与「守安息日」的诫命相较,「饮食条例」的严格性使得这些诫命可能更称得上是所谓的犹太教禁忌。
饮食条例的基本精神在于确保食物属于「可食」(kosher)的范畴,至于某种食物为何是可食或不可食的,其最终理由仅在于:上帝如此规定;这是所谓「定例」(chukkim )的律法,也就是并没有可通过人类理性加以确证的理由、只能凭借信心接受的律法。犹太教在饮食定例方面的禁忌,约略可分为几个重点:
一、所有蔬菜、水果、谷物皆为可食的。
二、反刍且分蹄的动物是可食的,两种特征缺一即不可食。因此,像牛、羊就是可食的,猪、狗、兔、马则是不可食的。可食的动物尚须符合「屠宰条例」方成为可食的肉品,这些条例包括:须由专业的屠宰师傅来屠宰、因自然因素而死亡的动物不可食、须清除血液与脂肪、从动物下半身切下的肉不可食(如牛小排)。为了满足可食的所有规范,应运而生可食肉品的专卖店和餐厅以及相关的品管标章。
三、可食的禽类包括鸡、鸭、鹅等,老鹰之类的野禽则是不可食的。可食禽类所下的蛋才是可食的。
四、可食的鱼类须有鳍有鳞,两种特质缺一者即不可食,如鲨鱼即不可食。甲壳类亦不可食,如虾子、蚌蛤、牡蛎。
五、有翅膀的昆虫、或是在地上爬行的昆虫是不可食的。
六、肉品与奶制品不可混合食用,此一条例进一步延伸为:不可用同一个锅子来调理肉品与奶制品、也不可用同一个盘子来盛装,以致于犹太人往往有两套锅子和餐具,严格奉行者甚至使用两个冰箱。对肉品和奶制品的食用也须相隔一段时间。在现代饮食中,此一条例的践行具有相当的难度与复杂度,因此它也成为犹太饮食禁忌中一项具有辨识度的特征。
基督教
在世界范围内,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被统称为基督教,都以“圣经”为经典。
天主教以自己的“普世性”,自称公教,信徒称其所信之神为“天主”。天主教以梵蒂冈教廷为自己的组织中心,以教皇为最高领导,实行“圣统制”和“教阶制”。天主教的《圣经》有73卷,其中《旧约》46卷,《新约》27卷。天主教堂中一般有圣母、耶稣、圣徒等塑像。天主教教职人员均为男性。主教、神甫、修士、修女,必须独身。天主教不主张信徒离婚。天主教主要节日有复活节、圣诞节、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等四大瞻礼。教徒在天主教节日和星期日到教堂望弥撒。
在中国,基督教则专指“新教”,又称为“福音教”或“耶稣教”。基督教不接受教皇的领导权,没有自己的权力中心,废除了天主教的教阶制,认为教徒无需神职人员即可与神直接交通。基督教《圣经》只有66卷,《旧约》中有7卷未收入。基督教堂中一般没有塑像,只挂一个十字架。基督教的教职人员是主教、牧师、长老、传道员。有男性,也有女性,可以结婚,基督教不主张信徒离婚。基督教主要节日有复活节和圣诞节。基督教节日和星期日信徒到教堂做礼拜。
东正教原有以居士坦丁为中心的统一教会,随着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各国教会不相统属,但驻在今天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君士坦丁牧首保留“普世牧首”的称号。
1054年,基督教发生第一次大分裂,正式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1517年,德意志神甫和神学家马丁·路德发表《95条论纲》,要求廉俭化教会,回到圣经,由此引发宗教改革风暴,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天主教会脱离出去,另立新教。到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的时候,天主教和新教各自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大致上确定了下来。
天主教的主张:圣经的权威+教会的传承
信心+行为=得救与永生,
信徒的自治+教会的引导。
天主教其实是中国化的一种称呼。天主教强调普世性,其总部设在罗马梵蒂冈,称为梵蒂冈教廷。所以天主教也称为罗马公教。其教会组织体系自上而下,集中统一,教皇(即教宗)是全球天主教会的领袖,由枢机主教团选举产生,除非渎职或犯有异端罪,任职终身。
天主教的所有神职人员,包括修士和修女,均遵守独身制度。这一独身制度确定于公元12世纪,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可能并不一定适合于所有的神职人员。由平信徒组成的在俗修会的成员则不受独身制度的约束。
天主教和东正教在教堂里举行的宗教崇拜活动称为“弥撒”,而新教在教堂里举行的宗教崇拜活动称为“礼拜”。
基督教(又称新教)的主张:唯独圣经,坚持圣经本身的绝对权威,不赞成以教会来主导对圣经的解释,而应主要由个人凭借自己的信心和良心还有圣灵的感动来理解。
唯独恩典,认为既然耶稣基督是神—人之间的救赎中保,那么神人间的沟通和交流就不需要教会发挥太多的中介作用。
唯独信心,强调首要的是对上帝的信从,反对单凭行为或主要凭行为得救。
各教会团体一般比较独立化,较为自由,但也容易造成新的分化。实际上,基督教也的确不是一个统一的教派,而是分化的数十个教派的总称。其中,路德派、加尔文派、圣公会是三大全球性的主流教派,这三大主流教派内部也有不少不同的派别,并非铁板一块。
基督教的所有教牧人员都可以结婚。
基督教教堂里立的十字架上没有耶稣基督被钉的受苦难的像;教徒祈祷时也不在胸前划十字。
基督教教堂内外的装饰是最简洁、最朴素的,雕塑和壁画一般都没有。当然,圣公会除外。圣公会在很多方面都是接近天主教的,特别是其中的上层教派——“高教会派”。
除了圣公会高教会派外,其他基督教各派都没有修道院和修会制度。圣公会高教会派是在上个世纪恢复修道院和修会制度的。
基督教的一般教牧人员称为牧师或长老,而不象天主教和东正教那样称为神甫(非正式地可称为神父)。
东正教强调正统性,所以也称为正教。他与天主教的差别主要是以下方面
保守性:坚守古教义和古礼仪,基本不做什么调整。
封闭性:不太强调传教工作,对与天主教和新教开展交流和对话也不大热心。
依附性:历史上一直强烈的依附于世俗政权,受其严格的控制,不象天主教那样一直政教分离和教俗二元结构。
分散性:一直没有统一的全球性的教会首脑机构。名义上君士坦丁堡(即今伊斯坦布尔)大牧首处于首席地位,但实际上莫斯科大牧首、耶路撒冷大牧首、安提阿大牧首、亚力山大里亚大牧首并不受其节制,而且这些大牧首对非本国的正教会辖区的影响也很有限。
神秘性:强调通过祷告时的沉思默想来达到与上帝的直接交通,很注重这种个体性的和不可重复性的信仰体验。
主教以下的神职人员可以结婚(修士和修女除外)。但是,有了家室的那些基层神职人员,比如神甫,就没有机会再升迁到主教及以上职位了。
东正教不象天主教,东正教的教堂内外都没有雕塑,但教堂里有大量反映宗教性内容的壁画。东正教的教堂内外都没有雕塑,这是公元8——9世纪拜占廷境内“圣像破坏运动”的结果。
不过,东正教的教堂里的其他装饰物还是比天主教教堂丰富,而且宗教仪式也更盛大和繁复。
东正教的教堂里一般都没有坐椅,教友们要站着参加宗教活动。这与天主教和新教教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东正教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远远小于天主教和基督教。
各自的势力范围——(限于篇幅,基督教在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情况,此处未列入)
天主教占主导的国家: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爱尔兰,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立陶宛,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西班牙,葡萄牙,列支敦士登,摩纳哥,圣马力诺,马耳他,安道尔。
其中,捷克和匈牙利两国国内的基督教的影响也很大,捷克的基督教徒人口比例为30%,匈牙利为25%左右。
基督教占主导的国家: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挪威,瑞典,冰岛,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其中,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国内的天主教的影响也很大,美国的天主教徒人口比例为35%,澳大利亚为28%左右。新西兰(18%)和英国(10%)的比例也较高。
天主教和基督教势力相当的国家:德国,荷兰,瑞士,加拿大。
东正教占主导的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希腊,亚美尼亚,格鲁吉亚。
其中,乌克兰的西部地区以东仪天主教(其基本教义、仪式、体制都是东正教特征的,但承认天主教的教宗为其在世的教会元首)人口居多。而马其顿和保加利亚国内的穆斯林人口也不少,分别占到30%和10%。这主要是当年奥斯曼土耳其500年统治的结果所致。
这里大老虎为大家提供一个快速判断是哪个宗教的教堂的方法,可以在出国的时候跟随行的同伴露一手,也可以快速知道教堂的禁忌:
天主教:有雕像,有椅子
东正教:有画像,无雕像,无椅子
基督教:只有十字架,有椅子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回回教门等
伊斯兰(al-Islam)系阿拉伯语音译,公元七世纪由麦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上首先兴起,原意为“顺从”、“和平”,又译作伊斯俩目,指顺从和信仰创造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顺从者”与伊斯兰“Islam”是同一个词根)。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的古莱什部族人穆罕默德(约570~632,阿拉伯文儆)所复兴。公元七世纪至十七世纪,在伊斯兰的名义下,曾经建立了倭马亚、阿拔斯、法蒂玛、印度德里苏丹国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沧桑,这些盛极一时的封建王朝都已成了历史陈迹。
但是作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兰”却始终没有陨落。起初,伊斯兰作为一个民族的宗教,接着作为一个封建帝国的精神源泉,然后又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一种人们生活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发展着,乃至成为21世纪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世界的国家遍布亚、非两个大洲,总体算来也有大约五十个。此外,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这些国家包括一些西方国家诸如英、美、俄、法、德等国家。
伊斯兰教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西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欧、北美、澳洲和南美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传播和发展,是上述地区发展最快的宗教。伊斯兰教的复兴人为穆罕默德,在610年,为了统一内乱的阿拉伯半岛,他建立了伊斯兰教,之后又建立了穆斯林军队打下了周边国家,成为地跨欧、非、亚的大帝国,与之前的古罗马帝国相似
它自创兴到21世纪初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一种文化体系,传入世界各地后,与当地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许多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发展、政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风尚、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亚非50多个伊斯兰国家中,穆斯林占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在30多个国家中,伊斯兰教被定为国教。尽管穆斯林们分布于世界各地,国籍,民族、肤色和语言各不相同,却共同恪守着那古老而纯洁的教义,即宇宙间只有一个主宰——“安拉”,并且依照各自的理解,遵循着《古兰经》的教义。在当代,伊斯兰国家和穆斯林人民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愈益重要的作用。
伊斯兰教的复兴者穆罕默德曾经说过:“求知对穆斯林男女都是天命。”“求知须从摇篮到坟墓。”“教育孩子一次,强于施粮一升。”“你们教人知识,给人方便,报人喜训,不可恐吓,若生气动怒时应当沉默。”
“哲理是:信士的遗失物,无论在哪里发现它,信士必当拾取。”“愚昧是最卑贱的贫穷;智慧是最宝贵的财富;骄傲是最令人难受的孤独。”
他的话鼓舞了广大穆斯林求知的愿望。从公元七世纪开始,阿拉伯穆斯林就沿着海陆交通线到达了世界各地。他们或是进行贸易,又或是旅行,伊斯兰教亦跟随着他们传播着。
伊斯兰教主要分为逊尼和什叶两大派系,也有其他一些小派系(如哈瓦里吉派,伊斯玛仪派)。逊尼派被认为是主流派别,又被称为正统派,分布在大多数伊斯兰国家,中国穆斯林也大多是逊尼派;什叶派的信徒主要分布伊朗,还存在于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比如伊拉克等国。
两派的分别主要在于对于穆圣继承人的合法性的承认上。按什叶派的观点,只有穆圣的女婿兼堂弟阿里及其直系后裔(即穆罕默德·哈希姆家族)才是合法的继承人,而逊尼派则认为哈里发只是信徒的领袖,穆圣的宗教领导人的身份的继承者,无论是谁,只要信仰虔诚,都可以担任哈里发(即安拉使者的继承人)。也就承认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前3任哈里发的合法性。
不管是逊尼派、还是什叶派,都是穆斯林兄弟。他们都信仰同一部《古兰经》、遵圣训、都是诚信真主独一、承认穆罕默德圣人是真主派给人类的最后一位使者。并认同真主的独一、全知、全能、本然自立、无始无终、无重量、无动静、无匹敌、不占据时空、无形无相、公正、是宇宙最高的完美实在。不同学术派别之间的和解,是广泛的使命,是对所有穆斯林的基本要求,有信仰的穆斯林都必须建立这个基本理念。所有穆斯林国家的政府或社会团体,都应当为承担这个使命发挥作用,保护和提倡不同学派互相和解。深信伊斯兰是团结全体穆斯林的大旗,然后在团结的基础上,各自研究和发展自己的所认识的学派。
“伊斯兰国家”一般指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和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伊斯兰国家有时又称穆斯林国家,穆斯林是伊斯兰教徒之意)。它们包括所有阿拉伯国家(科威特、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沙特阿拉伯、也门共和国、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索马里、吉布提和科摩罗),非洲的塞内加尔、冈比亚、几内亚、塞拉利昂、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和乍得,欧洲的波黑、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以及亚洲的土耳其、阿塞拜疆、伊朗、阿富汗、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孟加拉、马尔代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共计47个国家和2个地区(西撒哈拉和科索沃)。其中黎巴嫩、乍得、尼日利亚、波黑和马来西亚只有约一半的人信仰伊斯兰教。
· 穆斯林国家旅行七大注意事项一:
前往穆斯林国家或地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当地对男性和女性的着装要求。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开放程度不一,因此对着装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按照当地着装要求穿着,是保护自己,也是尊重当地民众。旅行者在目的地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在出发前应先行了解目的地当地的穿衣风格,或者在飞机上向熟悉当地文化的乘务员仔细询问。到达目的地后密切留意当地男性和女性的着装,以便更好滴遵守当地习俗。无论是在相对保守的区域穿着过于暴露,还是在相对开放的区域穿着过于保守,都属于穿着不当。
一般而言,女性在公开场合必须戴上头巾。因此,收拾行李时一般需要带上一到两条头巾,并且准备好长袖的衣服以及长裙、长裤等。另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头巾的式样、包裹头发的程度、衣服的长度等都有特定的要求。如果到达当地后发现衣物不合要求,应尽快到当地市集或者服饰店购买。
男性着装也应遵照当地传统,尽量避免穿着短裤以及无袖T恤、背心等。
· 穆斯林国家旅行七大注意事项二:
由于穆斯林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与旅行者平日所熟知的有差异,这不仅体现在着装上,也体现在日常肢体语言以及公共场合的行为规定上,因此,旅行者在出发前以及旅途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了解当地手势以及肢体语言。比如在伊朗,表达赞许或肯定不能竖大拇指,因为对于当地人而言,这和竖中指没什么区别。
2. 很多公共场所,比如厕所、祈祷室、公共交通工具以及排队区都会有男女分区的标志。提醒旅行者一定要认清标志以及女性专用区域,不要越界,避免尴尬的事情发生。
3. 男女朋友或者夫妻等切勿在公共场合有牵手、亲吻等公开亲热或身体接触。在部分国家和地区,非情侣的男女之间一般不握手,并且身体上保持一定距离。
4. 如需吸烟,需要到按照规定到指定地点(大多数在商场、酒店和机场外)。
5. 穆斯林国家或者地区一天有五次礼拜,每次接近礼拜时间清真寺的宣礼塔上会响起宣礼的提示音。因此如果旅行者身在公共场合,礼拜前后五分钟内尽量不要大声喧哗。
· 穆斯林国家旅行七大注意事项三:
如果旅行者前往穆斯林国家或地区,将会面临严格的海关检查。提醒旅行者,以下两种物品一定要注意:
多媒体或者纸质媒体的携带,比如DVD、杂志、书刊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敏感物品。以穿着暴露的女性作为封面的杂志很容易被没收,此外,涉及敏感宗教、政治题材的书籍以及带有希伯来语字样的书籍也属于敏感物品。
酒精类饮料的携带。穆斯林国家是严格禁酒的,因此如果携带任何酒精类饮料过海关,将会被没收并处以罚款。尽管在部分穆斯林国家内常见有黑市贩卖酒精类饮料,但出于文化尊重,强烈不建议旅行者购买。
· 穆斯林国家旅行七大注意事项四:
由于中东局势非常复杂,除了宗教间存在着冲突之外,宗教内部不同派别间也有可能会存在激烈冲突,因此,旅行者在出发前对目的地的宗教文化以及敏感话题进行基本了解,以免在当地触犯信徒的禁忌,引发误解和矛盾,威胁人身安全。
· 穆斯林国家旅行七大注意事项五:
到达穆斯林国家或地区,参观当地清真寺是每个旅行者的必做之事。但是不同的清真寺对于参观活动有不同的规定,部分清真寺不对非信徒开放,部分清真寺尽管允许参观,但是对着装以及参观时间、参观范围有着严格要求,建议旅行者做到以下几点:
在进入清真寺前先向寺内工作人员确认是否可以参观,不要随意进入。
了解清真寺的开放参观时间。很多清真寺在祷告期间不对游客开放,比如周五上午。因此可以在前往前询问当地人。
着装得体。女性必须按照清真寺工作人员的指示整理着装,进入清真寺内时要脱鞋。
注意清真寺是否允许拍摄。部分清真寺除了手机以外任何摄影、摄像设备均不能带入。不少清真寺甚至严禁拍摄。因此,旅行者在进入前应对摄影规定有所了解,如有不清楚,可以询问寺内工作人员,如果明令禁止拍摄,切忌触犯禁忌。
拍摄人物前应先请求对方的许可,未经允许不要将镜头伸向穿有传统服饰的阿拉伯男性和女性。
参观时要保持肃穆,切勿嬉笑或高声喧哗。否则容易引发信教群众的敌对情绪。
· 穆斯林国家旅行七大注意事项六:
在穆斯林国家或地区,有以下重要的节日。由于每年节日的准确日期都会变化,因此旅行者在出发前需要多加注意:
1. 登霄节: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升天觐见真主这一“神迹”的日子。
2. 开斋节:庆祝斋月结束的第一天,穆斯林们会准备丰盛食物,在当天太阳下山后开始享用。
3. 宰牲节:纪念先知易卜拉欣为通过考验向真主献祭自己儿子(最终换成了黑羊)的故事。这是穆斯林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一般持续三天。
4. 阿舒拉节:世界各地的什叶派穆斯林都会纪念阿舒拉节,但巴基斯坦什叶派穆斯林的做法最为激烈。
· 穆斯林国家旅行七大注意事项七:
阿舒拉节为逊尼派穆斯林与什叶派穆斯林最重大的分歧之一,逊尼派激进分子可能混进游行人群制造袭击,旅行者避免在该节日期间到穆斯林国家或地区旅行,如需前往,应避免靠近游行队伍,以保障安全。
斋月(一般在公历7月-9月之间)期间,按照伊斯兰教法规定,全体穆斯林,除病人、孕妇、喂奶的妇女、幼儿以及在日出前踏上旅途的人之外,均应全月斋戒。从黎明至日落,戒饮水进食,戒房事,戒绝丑行和秽语。因此斋月期间,商店、银行以及政府部门都会缩短营业时间,处于半停滞状态,旅行者日间的饮食都会成为问题。同时,由于其他穆斯林信徒处于斋戒期,旅行者在斋月期间也应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饮水和进食。
斋月期间日落时分,人们纷纷开车赶回住所吃饭饮水,交通也会非常繁忙,旅行者在街道上要注意人身安全。
尽管穆斯林国家及地区对很多旅行者而言带着浓重的神秘感,但事实上,只要在旅行前做足功课,更多地了解当地的宗教文化以及历史传统,你将收获一段非常独特的旅行经历。
佛教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原始佛教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称为原始佛教,这段时间称为原始佛教时期。
自佛陀入灭百年后起,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曾发生多次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
南传佛教
在第一次佛教分裂后,原始佛教分成了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诸派向南传播,盛行于斯里兰卡,遍传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云南,广西等地。称为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所传诵的三藏经典使用的语言主要是属于巴利语系,故又称为巴利语系佛教、巴利佛教。
现代中国南传佛教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思茅地区、临沧地区、保山地区,傣族、布朗族、阿昌族、佤族的大多数群众信仰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圣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故亦称上座部佛教。
汉传佛教
北传的佛教分陆路和海路两条线进行。陆路经西北印度和西域诸国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印度大月氏贵霜皇朝等时代,其势力范围曾直接覆盖到西域诸地,与中国西部边境接壤),另一路由海路直接传入中国南方,如达摩,真谛等大祖师,均从海路直接来到中国在广州登陆后北上。
印度大陆的声闻佛教和菩萨乘佛教是同时传入东土的。除大乘经典外,中国现存的印度大陆各部派的声闻乘经典也很丰富。达摩祖师西来,曾赞叹“东土汉地,好一派大乘气象!”由于中华文化的社会环境和人文根性,汉传佛教主流为菩萨乘佛教(又称大乘佛教),声闻佛教在汉地一直不如菩萨乘佛教被接受和流行,尤其到后代,“汉传佛教”几乎成了大乘佛教的代名词。由于汉传佛教所使用的语言是以汉语为主,故也称为“汉语系佛教”。
公元前后,佛教就已正式传入中国。与印度的文化传统不同,佛教一传入中国即开始的佛典翻译事业,是以皇室官方组织高僧,严谨制度下的书面系统翻译。随着汉明帝打开官方迎请佛教的大门,随后数百年间,天竺西域与中原两地传经、取经之高僧络绎不绝,如鸠摩罗什、真谛、法显等祖师菩萨。到了唐朝的玄奘法师遍参天竺数十国取经,并在大小乘各派均取得最高成就圆满归唐后,印度佛教大小乘各部派的主要经典之后都渐翻译到了汉地。此时的东土,各大宗派纷纷成熟,高僧辈出,证者无数,从教理研释证悟到民间百姓的广泛传弘,大乘佛教在中国的辉煌实践与隋唐盛世交相辉映。
世界佛教的中心也渐转移到了中国,并进而传播影响到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及我国的西藏等地。佛教至此成为世界性宗教。而印度佛教此后则日趋没落而消亡了。中国翻译收藏的佛教典藏是最全面、系统和完整的。
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异说颇多,最广泛的说法是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为我国寺院的发祥地;并于此寺完成我国最早传译的佛典《四十二章经》。
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南北朝时佛教已遍布全国,出家、在家佛教徒数量增加很快,北魏《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城中寺庙鼎盛时达到1367所,而北方的长安僧尼过万,南方的建业(今南京)也有佛寺数百座。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之时。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信道教,但对佛教等其它诸多宗教都采取宽容、保护政策。中国佛学逐步发展成熟。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主要流行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省、自治区,藏族、蒙古族、裕固族、门巴族、珞巴族、土族群众普遍信仰。
藏传佛教的戒律体系是完整的佛教体系,比丘、比丘尼、居士瑜伽士等戒律一应俱全。藏传佛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藏族地区形成和经藏族地区传播并影响其他地区(如蒙古、锡金、不丹等地)的佛教;二是指用藏文、藏语传播的佛教,如蒙古、纳西、裕固、土族等民族即使有自己的语言或文字,但讲授、辩理、念诵和写作仍用藏语和藏文,故又称“藏语系佛教”。
回鹘佛教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域、敦煌出土了为数极为丰富的古代回鹘文文献,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佛教内容。这些文献填补了历史记载上的许多空白,为古代回鹘佛教、历史、文学、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知的资料,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回鹘佛教文献的研究可以说是20世纪西域古代佛教研究中成果最为辉煌的领域。在世纪之交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回顾,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
根据吐鲁番、哈密等地发现的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的题跋,该文献是由吐火罗语翻译过来的。由吐鲁番出土文书推断,除了印度诸语(首先是梵语,还有犍陀罗俗语,印度贵霜皇朝时代梵语势力范围曾覆盖此地)之外,塞语和粟特语在回鹘西徙以前也都曾对塔里木盆地佛教的流传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同粟特人一样,吐火罗僧侣接过印度高僧传来的接力棒,把佛教进一步传给东方的突厥人。把佛教由中亚向东亚推进。他们对古突厥、回鹘人产生影响的时间都早于汉传佛教。
佛教的禁忌:皈依佛门的人,无论在家出家,为了发慈悲心,增长功德,都要持佛教的戒律。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十善”。五戒,就是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戒。十善实际上是五戒的分化和细化,分为身、 语、意三业的禁忌,其内容包括,身体行为的善(禁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言方面的善(禁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识方面的善 (禁忌):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佛教对出家僧人的要求和禁忌更为严格
一、饮食方面的禁忌
佛教规定出家人饮食方面的禁忌很多,其中素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一条。素食的概念包括不吃“荤”和“腥”。
“荤”是指有恶臭和异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葱、韭菜等。《楞严经》说:荤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所以佛教要求禁食。所谓“腥”是指肉食,即是各种动物的肉,甚至蛋。对此类食物,出家二众也不能吃。不过素食的范围也比较广,例如:辣椒、生姜、胡椒、五香、八角、香 椿、茴香、桂皮、芜荽、芹菜、香菇类等都可食用。豆制品、牛奶和乳制品,如奶酪、生酥、醍醐等也都不在禁止之列。
此外,佛教还要求僧人不饮酒、不吸烟。不 饮酒也包括不饮一切能麻醉人的饮料,比如粳米酒、果酒、大麦酒、啤酒等。麻醉神经与分泌系统的各种“毒品”更在禁忌之列。吸烟虽然不是五戒范围的内容,但是吸烟是一种精神依赖的不良习惯或嗜好,体现了一种精神的追求和贪欲,同佛教要求的清净无我的境界不相符,因此吸烟当然也是佛教的禁忌之一。
不吃零食也是佛教对僧人的要求,这既是僧人威仪的需要,也是僧人的修行需要。所以,同出家人共处时,不宜向僧人敬烟;同桌就餐时,不宜将素菜荤叫,不宜对僧人敬酒,劝酒,或者劝吃肉,也不宜提议同僧人干杯(茶、饮料等)。
二、佛教在个人生活方面的禁忌
不结婚,不蓄私财等。
佛教认为出家僧众担负着住持佛法、续佛慧命的重大责任和终身事业,因此必须独身出家才能成就,积蓄私财是违背出家本意的。除此以外,这方面的禁忌还包括不自歌舞,不观看听取歌舞,不坐卧高级豪华床位,不接受金银象马等财宝,不作买卖,不看相算命等。
僧人出家受戒后,戒律还要求比丘、比丘尼分别住在各自寺院中,不能同住一个寺院。因此,与僧人交往时不宜问是否已经结婚之类的话,不宜邀请僧人唱歌、跳舞或参加其他不符合佛教清规戒律的娱乐活动。同比丘尼交往要注意,男性公民不能进尼众的寮房,同比丘尼说话时要有另外的人在场,不要主动与比丘尼握 手,到比丘尼寺院参观、拜佛,应衣冠整齐等等。女士们到男众寺院也要注意,不要随意到僧人关闭的地方去。
对于在家的居士,佛教只要求在每月一定的日子里实行一种克制的生活,即不涂香装饰,不观听歌舞剧,不坐卧高广床座。持斋的日子一般是阴历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日。
对出家众的称谓,佛教也有一些讲究。中国人一般称呼男出家众为“和尚”,女出家众为“尼姑”,或者称“姑子”,其实这种称呼是不准确的,特别对尼众的称呼更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其实遵照佛教的制度,只有大丛林(寺院)的方丈才能称为“和尚”。此外,沙弥的剃度师也可称为和尚;比丘的得戒师也称“戒和尚”。所以,其他僧人一 般都不能称和尚,和尚实际上是很尊重的称呼。对于和尚可称为“和尚”、“大和尚”、“方丈”,教外人可称“大法师”、“法师”,居士可统称“某某师父”。 凡是剃度出家的男性,年满20岁,受了具足戒的则称做“比丘”。受具足戒五年之内的比丘,还没有资格收授徒弟的,居士可称他们为“师父”,教外人可称“某某法师”。应该注意的是,教外人同僧人交往中,不要直呼其号,因为这样做显得不尊重僧人,容易引起信教群众的反感。
对于女众出家人,称其为“尼姑”并不合乎佛制。正确的称呼是:年龄满18岁,在受了十戒的基础上再加六法,为随学比丘尼。居士称“某某师父”,教外人称“某某法师”。受过具足戒的就是比丘尼,教外人可称“某某尼师”、“某某法师”、“某某师父”、“某某师太”。也有称尼众寺院的住持为和尚的。
排版、校对:嘉灵
审核:嘉禾
(文章转载自大老虎的世界漫游,不代表平台观点,侵删)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