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要想了解传统文化,就先要了解孔子的思想

孔子称素王,这个王不是一般帝王,后世到处给他盖庙子,给他烧香。“孔丘、墨翟,无地而为君,无官而为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出自《列子·黄帝》)孔丘、墨翟没有属地却是领袖,没有官职却是首长,发大愿利益安抚百姓,天下人都愿意拥护他,伸长脖子踮起脚跟追随。

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说孔子是骗人的,但是天下越聪明的知识分子越愿意受他的骗呀!他这个本事才大啊!(《列子臆说》)

我们作为现代的一个人,既有很沉痛的悲惨遭遇,也有难逢难遇的幸运,使我们生当历史文化空前巨变的潮流中。身当其冲的要负起开继的责任。但是目前所遭遇的种种危难,除了个人身受其苦以外,并不足可怕。眼见我们历史传统的文化思想快要灭绝了,那才是值得震惊和悲哀的事!

自从五四运动的先后时期,先我们一辈而老去了的青年们,为了寻求救国之路,不惜削足适履,大喊其打倒孔家店...其实,孔家店是否应该打倒,平心而论,实在很有问题,也不能尽将责任推向那些大打出手的人物。

原因是孔家店开得太久了,经过两千多年的陈腐滥败,许多好东西,都被前古那些店员们弄得霉滥不堪,还要硬说它是好东西,叫大家买来吃,这也是很不合理的事。

我有一个简单的譬喻:我们那个老牌宝号的孔家店,他向来是出售米麦五谷等的粮食店,除非你成了仙佛,否则如果我们不吃五谷米粮,就要没命了!

我们要了解传统文化,首先必须要了解儒家的学术思想。要讲儒家的思想,首先便要研究孔孟的学术。要讲孔子的思想学术,必须先要了解《论语》。(《论语别裁》)

【益品书屋】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点击文字即可进入)

02

即凡而圣——去圣乃得真孔子

我们看了朱熹等《论语》的注解,发现古人的解释,有一个主观,就是把孔子看成一个宗教教主式的偶像,那是后世儒家的一般偏见。到了宋儒更是变本加厉。

我们知道孔子是圣人,非常伟大,但是一个真正的大圣人,绝不会自己当教主,绝不会把自己的言行、态度,做成教主一样,那就不足以成为一个圣人。不必说孔子,就像普通的人,所谓“学问深时意气平”,自己真到了那一步学问修养的时候,就觉得自己非常平淡,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心中还有一个观念,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比别人都高明,那就完了。(《论语别裁》)

《论语》真正是讲圣贤做人做事的修养之道,也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孔子是中国的圣人,在印度讲就是佛菩萨,在外国就叫做先知,在道家叫做神仙。可是儒家的传统上,只把大成至圣孔子看做是一个人,不必加上神秘外衣,他就是一个人。(《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03

要学孔子的《论语》,而不是朱熹的《论语》

《论语》,凡是中国人,从小都念过,现在大家手里拿的这一本书,是有问题的一个版本,它是宋朝大儒朱熹先生所注解的。朱熹先生的学问人品,大致没有话可讲,但是他对四书五经的注解绝对是对的吗?在我个人,非常不恭敬,但却负责任地说,问题太大,不完全是对的。

在南宋以前,四书并不用他的注解,自从有了他的注解,而完全被他的思想所笼罩,那是明朝以后,朱家皇帝下令以四书考选功名,而且必须采用朱熹的注解。因此六七百年来,所有四书五经,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换句话说,明代以后的人为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其中有许许多多问题,我们研究下去,就会知道。

现在我的观念,有许多地方很大胆地推翻了古人。在我认为《论语》是不可分开的,《论语》二十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我们手里的书中,现在看到文句中的一圈一圈,是宋儒开始把它圈断了,后来成为一条一条的教条,这是不可以圈断的。再说整个二十篇《论语》连起来,是一整篇文章。

现在,我们的看法,不但是二十篇《论语》,每篇都条理井然,脉络一贯。而且二十篇的编排,都是首尾呼应,等于一篇天衣无缝的好文章。如果要确切了解我们历史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必须先要了解儒家孔孟之学,研究孔子学术思想的体系,然后才能触类旁通,自然会把它融和起来了。(《论语别裁》)

04

整部《论语》研究过了,就知道孔子是教我们如何完成做一个人

首先要注意,孔子的全部著述讲过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做“学问”。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这个解说在本篇里就有。

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这不是我个人别出心裁的解释,我们把整部《论语》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

古人先贤告诉我们的话,我们不能深切真正了解,就无法做人处世。如《论语》,是孔子的人生经验,告诉了我们,不懂,就不知怎样做人做事。

自“子曰:学而时习之”开始,全部《论语》二十篇连起来,都是学问。学问不是知识,不是文字,学问是拿人生修养来体验,随时随地来学习,才能达到“知命”而“自立”的境界。这样,才能算是“知言”,才不是白读了《论语》。我认为《论语》的精神大致是如此。对与不对,我也不知道。我的学识止于如此,如果明天更有深造,那又另作别论了。

总之,万事都从做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做人。

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不可赞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论语别裁》)

05

先读懂了《论语》,才知道如何修行

我发现大家有个错误观念,以为南怀瑾是个学佛打坐搞修道的人,想跟他学一点修身养性,如不能成仙成佛,也至少袪病延年。这个观念错了,不是这样一回事。

大家真的要学,就千万不要认为这一套是长生不老之学,什么健康长寿、成仙成佛,不要存这个希望。我活到九十多岁,一辈子都在找,也没有看到过仙佛。那么有没有这回事啊?有,但是找不到。

仙佛之道在哪里?今天正式告诉大家。我的著作很多,大家要学修养身心,重点是两本书,请诸位听清楚,一本是《论语别裁》,讲圣贤做人、做事业的行为。

我在序言里也讲到,我不是圣贤,只是以个人见解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做人做事是这样的。所以你不管学佛修道,先读懂了《论语别裁》,才知道什么叫修行。

现在有个流行的名称叫“粉丝”,据说外面我有很多粉丝,其实都是假的,他们自欺欺人,我也自欺欺人,他们连《论语别裁》都没有好好看过、好好研究过。因为我这一本书出来,之后外面讲《论语》的多起来了,各个大学都开始讲《论语》,我也很高兴。(《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儒家所有的书都是在讲人道,用大乘戒律比对一下就知道,为什么我常说四书五经就是佛教的律宗,是人道的戒律,也就是居士戒。真正一个居士必须做到这些戒。譬如《论语》处处是戒条,就在教我们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做儿女父母。(《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益品书屋】南怀瑾先生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点击文字即可进入

 

06

《论语》怎么读?

我们看《论语》,深入了,很有趣味,像看小说一样,不必用那么严肃的态度去看。

其实《论语》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治理国家,更没有告诉我们什么孔门的政治技巧,它讲的都是大原则。本来读书就不该把书上的话呆板地用。通常某一句书的原则,可以启发人的灵感,发生联想。

我们小时候读书的经验,遇到不懂的句子,问到老师时,老师说,你不要管,背熟就行了,将来就会懂。我们当时对这种答复,心里很不满意。但背熟了以后,年龄慢慢增加,做人做事的经验多了,碰到某一件事,突然触发了这一句书,给我们很大的灵感,很高的智慧,往往就因此知道如何去处理事情,这是事实。

我们现在所要讲的,便是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地体验,摆脱两千余年的章句训诂的范围,重新来确定它章句训诂的内义。

主要的是将经史合参,以《论语》与《春秋》的史迹相融会,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社会的紊乱面目,以见孔子确立开创教化的历史文化思想的精神;再来比照现代世界上的国际间文化潮流,对于自己民族、国家和历史,确定今后应该要走的路线和方向。

因此若能使一般陷于现代社会心理病态的人们,在我们讲的文字言语以外去体会,能够求得一个解脱的答案,建立一种卓然不拔、矗立于风雨艰危中的人生目的和精神,这便是我所要馨香祷祝的了。(《论语别裁》)

南怀瑾先生精选书籍: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

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点击图片,带走好书

排版、校对:嘉灵
 审核:嘉禾 

相关阅读:

中华文明大讲堂 | 德音老师:《远望圣人,心安何处?》

敬礼素王、熟读《论语》、体悟践行,做回真正的中国人——南怀瑾先生讲孔子的精神与思想

钱穆先生:中国传统教育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36张图了解孔子的一生

南怀瑾先生 | 孔子思想的价值千古不灭(孔子圣诞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