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我正在去北京的路上,友人突然致电告诉我,叶嘉莹先生刚刚离世了。我尽管早已了解到年过百岁的她近来身体状况不佳,随时可能出现并发症而导致生命垂危,但当她病逝的消息传来时还是难以接受。我脑海中不断闪现着与她交往十余年的点点滴滴,心中不胜悲恸。

我与叶先生的相识缘起于给她看病。叶先生曾提到她的伯父就是一位中医,叶先生本人信服中医,对我也信任。十多年来我担任着她的保健医生。另一方面,我与叶先生的交往还有牵系于诗词的一份因缘。叶先生是海内外著名的古典诗词大家,著作等身,世人共知。我很喜欢读古诗词,平日里也喜欢阅读叶先生的诗词作品,也非常愿意听她吟诵和讲解古诗词。我自己工作之余也练习写一些诗作,也曾呈请叶先生教正。中国的古典诗词和古老的中医都是民族文化的瑰宝,都蕴含着美好的情怀与美妙的智慧。我与叶先生都非常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友谊已经超出医生与患者的一般交往。

叶先生经常吟咏讲解李白、王昌龄、王之涣、杜甫、李商隐、冯延巳、李煜、苏轼、辛弃疾等耳熟能详的大诗人、大词人的作品,无论男女老少,无论知识背景如何,她都乐于为人们讲诗说词。她善于发掘诗词中兴发感动的美好生命,她认为今人和古人的理想、感情、心性可以有一种接触和共鸣,她的娓娓道来、细致入微的讲解可以涵养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境界。她的吟诵和讲解,让我觉得她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融入那个时代去体会古人的写作背景,这一点是其他人很难做到的。别人往往是就诗论诗,而她是带领我们回到那个时代里。比如,她讲杜甫,一定讲杜甫那个社会、那个时代,讲诗人的所乐所苦、所想所思,诗人他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修辞。听叶先生讲述会感到特别的亲切,融入她与诗人共鸣后的描述,有如身临其境,让人心有所感。我们听者时而融入其中,时而又跳脱出来。这种往复沉浸的美妙感觉,除了缘于诗人描写的意境外,更重要的是来自叶先生深邃妙悟而又饱含感情的阐释。她能把诗词讲得那么好,令人那么感动。她的阐释与分析,都是进到那个时代里去,然后又跳出来去分析,以诗史的高度再来审视和评价。她就像介绍老朋友的故事一样,如数家珍,脱口而出,让我们感到深切生动。所以我们听叶先生的讲解,不仅要学习她讲的诗教,还要学习她治学的思想和方法,这也是做学问应该借鉴的。你不融入进去,就不能真正了解和深刻把握这些作家作品,没有这个功夫和境界就不可能讲出来、讲得好。

我认为,叶先生的品格与文章皆为楷模,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她人品高洁、志意宏远,她对理想、对事业十分投入,倾注一生。更加令我敬佩和感动的是,叶先生身体瘦弱,多病缠身,晚年多次承受病痛折磨,但是她的内心却十分强大。记得十几年前南开大学时任校长龚克请我给叶先生看病,我看到叶先生的病理影像时非常震惊。如果是一个不了解她的人,很容易就会判断这是一个绝对需要卧床的病人,怎么可能是叶先生这样每天忙于讲学、吟诗、上课、带学生的人。从她的影像片子来看,她的脑、肺以及颈椎、胸腰椎的病变都很重,可是老太太就那么坚强、那么乐观。她陶醉在古诗词的世界里,诗词已然融入她的生命。她把病看得很淡,靠的是坚强的性格、对理想的追求、对诗词的热爱,靠这些来缓解病痛。她多次患病急性发作,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病稍微好一点就投入工作。叶先生曾几次和我说,如果没有诗词陪伴,她恐怕活不到今天。我觉得她是被诗词的精神境界感动着、鼓舞着、支撑着。她多次以一种乐观的精神战胜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病痛,所以我每次给她治病的时候,叶先生对我都很客气,我自己也受到很大的教育,对她肃然起敬。在与叶先生的交往中,我不仅亲身感受了她对古诗词的热爱、她讲解的诗词意蕴,也感受到她崇高的人品和顽强的精神。她的这种坚强的人生信念值得我、值得大家学习。

叶先生是古典诗词文化的传承人,她把诗词当做一种事业去担荷、去推广、去宣传,她如此炽爱着优秀传统文化。我任校长期间,叶先生曾给予我莫大支持,受聘成为天津中医药大学荣誉教授。2017年12月,她以94岁高龄前往学校开展诗词讲座,当天下午讲座爆满,报告厅不仅座无虚席,就连讲台周围都坐满了师生。那天其实叶先生是抱病躯来校为学子讲座的,我们本来在台上安排了座椅,但叶先生一直站着讲。她说,我是教师,就得站着讲。那天的讲座,她站着讲了两个多小时,令现场的师生,包括我本人甚为感佩。我在讲台侧幕处也一直站了两个多小时,一是敬重,二是若有问题随时能够照护。我每年都多次到南开大学西南村她的家中或迦陵学舍看望她,或给她提供医疗保健,或与她学习探讨诗词。她给予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很多具体的支持与帮助。在叶先生诗教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学院的两名青年教师先后获得教育部、国家语委举办的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大学教师组全国一等奖和二等奖。学校许多学生都喜欢吟诵古诗词。

叶先生对祖国、对社会、对学校、对学生都有大爱。她卖掉天津、北京等地的房产,加之存款,把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她把古诗词视为自己的生命,将传承古诗词文化看成自己的事业、责任与担当,她愿意诗教普于天下。她在全国各地讲学数百场,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叶先生用一生弘扬中华诗词之美,激励着我们为国家民族、为文化传承做更多的事情。

我和叶先生有很好的心灵默契。我们经常以诗歌相交流,以诗歌表达情意。我于2020年春赴武汉抗疫时期,因过度劳累胆囊炎发作做了摘胆手术,叶先生得知后写诗相赠。诗中有云:“疫情肆虐人传染,医护高危多风险。壮士阵前轻死生,要教病毒气焰敛。为保隔离建方舱,漫灌汤剂试岐黄。五百病人经匝月,竟无一例转危亡。古言大疫出良药,电脑精筛屡斟酌。三药三方细考量,中西互补为方略。积劳转作胆囊炎,手术割除犹笑谈。戏说胆囊留武汉,翻身上马战犹酣。”令我备受鼓舞。

在叶先生百岁生日时,我赠诗一首,她阅读后很是高兴。

得知她辞世噩耗后,我有感而发,赋诗一首,寄予哀思:

诗词宗师百岁人,历尽坎坷铸诗魂。

畅论唐宋诸家诗,吟唱千年汉赋音。

唯叹弱躯多羸疾,撑起诗坛传承新。

胡杨不朽三千年,迦陵学派有后人。

叶先生虽仙逝,但她的人格风范永存,她的诗教传颂永远!

排版、校对:孟陶
 审核:嘉禾 
文章转载自迦陵学舍公众号(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