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民间讹传,七月里鬼门关开了,阎罗王一年一度给鬼放假,让他们出来玩玩,到了农历七月三十(地藏菩萨生日)晚上又要回去。这个恩典,据说就从目连救母的盂兰盆开始,又说是地藏王菩萨大发慈悲,出面给阎王讲情。所以每到了七月三十晚上,我们这些孩子便拿着香把,一支支插在地上,然后老祖母叫我们跪下来拜,拜地藏王菩...
有一点我先要声明,千万注意,尤其是学问好,更要注意这个话。一个人要学佛求法,第一非要把自己构成一个法器不可。这个话你们很少听到。怎么叫法器?法器是个空的,比方,你要把平常所学的东西都倒光,变成一个很好的空杯子,七宝庄严的空杯子,这样人家的甘露倒下来,你才能够接受。如果说不构成这么一个空杯子法器,里头...
讲到《黄帝内经》,大家都知道中国文化的根本中心,是以黄老之道为主,然后散而为诸子百家。所谓黄老,即是以黄帝轩辕为综合起始的阶段,到春秋战国以后,才转而狭义的以老子等道家学说作代表。什么是黄帝之学,历来在中国文化中,很难下一内涵的定义。因为它是笼统包括中国的全体文化,不分精粗世俗的一切一切。通常一般的...
我们都晓得佛学分成大乘小乘,严格的讲,小乘里头又分两个;一个是小乘,另一个比小乘高一点,普通我们叫它中乘。小乘又叫声闻,比声闻高一点叫独觉,也叫缘觉。像阿难、须菩提等,在佛的弟子里只能算是声闻,再高一点就是独觉佛,独觉佛又叫做辟支佛,辟支是梵音。独觉就算生在没有佛没有文化,甚至没有佛教的世界,他自己...
太湖大学堂禅堂的玉牛南怀瑾先生2006年在太湖大学堂解读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通过呼吸正念来解脱烦恼。“未牧”现在给你们讲这一条牛了,心地法门,禅宗的渐修。我们现在禅堂前面摆着一条牛,这条牛跟我们因缘很深。我们在美国买回来,经过美国到加拿大一圈回到这里,这个时间二十多年了,它也漂流在外,跟我回来了...
佛眼看世间,一切众生皆在病中。病从何来?病从业生。每个人的因果报应不同,身体健康情况都不同,有些人天生身体健康,到了七八十岁,还步履轻便,精神奕奕;有的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在病中即愁中;另有些业力重的人,没病还自认为有病,到处求神问卜找药吃。业从哪里来?业由心造。换句话说,要如何才能身心无病呢?很...
朱永新教授: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在南怀瑾先生数十种著作中,关于教育的专著并不多见。在南先生生前,有幸多次去太湖大学堂拜访,聆听先生关于人文社会问题的论述,也经常向先生请教一些对于教育问题的看法。记得南先生有一次说,教育问题太复杂,没有几百万字说不清楚...
《中庸》里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真的至诚是非常难的,是可以有预知的能力的。因此我也常常给同学们讲,不是笑话,是真话,你们要想求佛成道,或者做学问,只有诚信一条路线,我看只有愚夫愚妇可以成功。所以你们出家在家学佛的,我常常告诉你们,拜佛就拜佛,规规矩矩这一拜就成功了。我做什么都很笨的,从小父母老师...
春秋战国时的南方,像楚国,在长江以南,道家的思想比较发达。事实上现在也是如此,如湖南、贵州、四川一直到西藏,现代所谓的神秘学都比较发达。印度也是这样,在南方神秘学比较发达,任何国家都是南方神秘学比较发达。北方的人个性坚强,行动果断;南方人比较优柔,也比较聪明。古代把医和巫放在一起的巫术,包括了符咒,...
现在我们讨论《孟子》最后一章《尽心》,这是孟子整个学术思想的中心,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孔孟心传,是构成中国文化中心思想之一。这一贯的中心思想,绝对是中国的,是远从五千年前,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没有丝毫外来的学说思想成份。所以后世特别提出,中国圣人之道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心传。历史上有根据的记载,是在《尚...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四句话是中国文化的原则,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我们中国文化,东方文化,最喜欢讲因果报应。如果过去没有研究过《易经》,便以为这是来自印度的佛家思想,事实上中国、印度、东方文化都建立在因果报应基础上。由此我们了解,中国过去五千年文化思想的教育、政治、道德等的基础,...
请诸位年轻同学留意啊,未来几十年,谁能够在世界上了不起,全凭科技的发展。但是据我看来,科技的发展使世界更混乱,将来世界的人可以用机器人来取代,人可以控制人的生命,一切都可以转变。——南怀瑾先生《列子臆说》由自然科学的进步,发展到精密科技以来,声、光、电、化等的科技进步,促使声、色、货、利的繁荣。满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