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我先要声明,千万注意,尤其是学问好,更要注意这个话。一个人要学佛求法,第一非要把自己构成一个法器不可。这个话你们很少听到。怎么叫法器?法器是个空的,比方,你要把平常所学的东西都倒光,变成一个很好的空杯子,七宝庄严的空杯子,这样人家的甘露倒下来,你才能够接受。如果说不构成这么一个空杯子法器,里头装了东西,譬如读书人,过去、现在的学者,知识学问多了,或者佛学学多了,修行永远不会成功。因为他不是个法器,杯子里已经装满了,对于别人讲的话,释迦牟尼佛讲的话,祖师讲的话,他自认是在客观的批评,这个有道理,这个同我想法一样……这就完了,这就不是一个法器了。

所以自己要构成一个法器,乃至已经完全都懂了,都先把自己的丢得光光的,听你的。自己变成一个空杯子,空的宝瓶,接受人家的清水也好,牛奶也好,甘露也好,先装满,回来再制作过。发现这个是酸奶,不对,就倒掉了。等于释迦牟尼佛学法一样,学到了,求到了,修到了,“知非即舍”,实验到了,觉得不对就丢掉。千万不要用自己的第六意识,分别知识,就来比较它,认为这个是对,那个是不对,这个符合我的意思……如果那样的话,就不要学法了。所以我们晓得,学法,听人家讲的东西,最怕有主观。你们应该听过,我看都是中国人一句老话,满罐水不响,半罐水就响叮当。就怕学得不三不四,自己已经装满了,什么都不能接受了,那就白听了

我学法时,法缘非常好,一辈子有个好法缘,也告诉你们经验,这就晓得我的前生、多生,喜欢结缘布施。乃至自己懂得的一些学问,就想告诉人家,拼命要讲,而且讲得透彻,怕你听不懂,想尽办法给你装进去。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所以我一生学佛,学密学禅,我没有秘密的。只要那个人肯学,我没有不肯教的。如果保守秘密,留一手给自己啊,那就自私了;我没有,我所知道的一定告诉你。所以回想我一辈子出来,从十二岁起到现在,开始练武功也好,做什么也好,都是师父找我,我都用不着找他;常遇到人说,我这个要传给你呀,我说,师父啊!我不要,我已经没有精神学了。不行,不行,我一定要教给你。我常常接受了很多东西,这就叫法缘。人生怎么有这个法缘?讲因果道理,是多生累劫自己肯布施出去,法缘自然就好,良好的因缘就来找你了。

所以你们学佛,学大乘道,要先行布施。什么都不要保留秘密,只要真理,凡是对人有利的,就要教给人布施分两种,一个财布施,一个法布施;像我一辈子做的法布施,智慧的施舍,没有秘密,你要学什么,我知道的就告诉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叫法布施。其实布施分三种,财布施、法布施,还有一种是无畏布施。什么叫无畏布施?精神的支持人家。

现在我讲学佛,先要让自己变成法器,你们要想一生学佛学道修行顺利,先要培养功德,前生没有做到的,现在开始结好的法缘,正法自然有人会送来给你。不像你们很自私,也许你们不自私啊,随便讲的。一个人如果只想自己求道,别人问你时,说这个很难的,要拿供养什么的。当然你们不会啰!有些人会,这不可以的,这不是菩萨行。菩萨行就是一切都布施出去。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密宗有一句话,“你要学佛法,先要变成法器”,法器就是一个东西。变成什么东西呢?你要变成一个金刚钻的杯子,来要求狮子的奶。佛经上比喻,狮子的奶倒在普通玻璃杯中,玻璃杯会爆炸;要金刚钻的杯子,才能承受得了狮子王的法乳。所以你来求学,在这里的几天,要把自己主观的东西丢得空空的,完全变成空的法器,承受老师教的东西,装满一罐一碗,回去慢慢消化。如果有个主观,就不能变成法器;里头不倒空,你听不进去的。如果你坐在那里分析我的话,一边作感想,那是没有用的。听课就是自己没有主观,你的学问再好都要倒光,先听人家的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你们年轻人喜欢谈密宗的,真照密宗规矩,弟子要去找已证了道的具德上师。随便找一位上师的话,弟子是犯戒的。上师传法给弟子,如不是功德具备的话,上师也是犯戒的。那么怎么选呢?又没有法眼。只好靠自己多生累劫的法缘,做人做事求法要依正因。你种的因正,所得的果,法缘自然好。

我常告诉你们,多结人缘,多做好事,多结法缘。像我对密宗的法,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为我的愿力是:法应该属于众生公有,道是天下的公道你有那个资格一定传你,但是如果你没有那个功德就免谈了。因此我这一生的法缘也很好,有时碰上了还硬要我学,一定要把秘本塞给我。后来想想何以如此?应该是同我个性有关,我什么秘本拿到就把它印了,不印就断了,我不守秘的,要我守秘就不要传我。

只要你是块好料子,够得上法器,善知识会来找你。善知识都想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传下去,一个有成就的人都想找一个好学生,问题在于你自己是不是法器。“应断憍慢”很重要,如果你有主观成见,认为不对,完全接受不了,那一点办法都没有。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圆觉经略说》

 

佛法是自己证悟的境界,要求之于自心。所谓法印,不过是自己到达这个境界的时候,由确实有经验的人认可一下而已。而所以称为“心印”、“法印”只是一种比喻。印者,模子也,印鉴也。符合于这样模子,这样印鉴,也既是这种标准,就是开悟,就是得道。说也奇怪,这个模子,这个印鉴,是每个人本有的,都是一样。

佛家里有两句话:“宁可将身下地狱,不将佛法做人情”,一个对佛法有经验有心得的祖师,绝不会随便把佛法当做礼物乱送人。如果佛法可以相送的话,一个人开悟了,他的父母、妻子、儿女都应该开悟了才对,而事实不然。这就说明一个真正悟道的明师,他在世间法上面可以有交情的深浅,但是对于佛法,绝不能受私情的影响。对他交情好、有缘的人,他可以在方法上指导他,而佛法的最高真理,绝不会瞎印可的,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不相干的人,而他真是法器的话,明师就会毫无保留地倾囊传授。注意!这里所讲的传授,是学者自己已经构成“法器”,模子一套就成了,并不是另外有什么秘诀。要构成法器,有两个最基本要素:第一,自己先要空去一切,而后才能接受;第二,要很牢固,牢固的含义包括毅力、智慧、度量等等,到时才能领悟承受得了

——《南师禅学讲座》

 

南怀瑾先生精选书籍: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

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点击图片,带走好书

编辑:嘉瑞
校对:嘉灵、嘉瑞

审核:嘉禾 
(转载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