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乡恩行动
我国说唱音乐的曲种非常丰富,仅据《民族音乐概论》的统计,现存的曲种就有二百多种,对这些曲种如何科学地分类,是我国民族音乐研究中需要认真探讨的一个课题。目前,在音乐界和曲艺界流行的分类法是分为八类,即鼓词类、弹词类、渔鼓类、牌子曲类、琴书类、杂曲类、走唱类和板诵类(加上评书、相声两类为整个曲艺的十类)...
本文是1994年时任音研所所长乔建中先生为建所40周年所作献辞的节选。两年后,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注,进而成功入选首批“世界的记忆”项目。本节选是乔建中先生对音乐研究所四十多年学术资料建设的回顾与总结。在音乐研究所全面建设的历史过程中,在资料、人才、科研这三个环节中,有关中国音...
当代中国佛教媒体的发展,恰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佛教复兴的深度与广度相伴随。中国佛教协会机关刊《法音》自1981年复刊,到2017年底出滿400期。本人从1984年第1期开始,以本名或“龙泉”“默雷”等笔名,在《法音》及《法音》(学术版)发表《日本新编〈大藏经索引〉介绍》、《天台宗止观学说发展的历史过...
2013年4月20日上午,我在南京大学讲学间隙,惊闻雅安地震,净老舍报,当即发出一条微信。天灾接踵而至,佛门老成凋谢,痛楚难以言表,当晚在黄梅四祖寺讣闻下发一条跟帖:“深切怀念净慧长老!与长老交往已经30年,为长老精神感召,每年都赴四祖寺参加夏令营。去年长老身体已经非常衰弱,仍亲切接待禅学会参学团并...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上映后,96岁的叶嘉莹先生开始走入更多人的视野。  诗人痖弦在《掬水月在手》中回忆说:“到了端午节(诗人节),新旧两派诗人原本是不在一起吃粽子的。大家对屈原的解释定义不一样,所以你吃你的粽子,我吃我的粽子;你纪念你的屈原,我纪念我的屈原。” 直到新旧诗派看到叶嘉莹对传统诗词曲的研...
著名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说“礼是中国文化之心”。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先哲希冀经由“礼治”,逐步走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何为“礼仪之邦”?中国为何会走上礼治的道路?兹事体大,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中华之礼源远流长 中国人礼治的理念始于3000年前的殷周之际。有鉴...
  《道德经》是中华文明根本元典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宝库中被翻译成其他文字最多的经典之一,其内容涵盖并影响了2000多年的哲学、政治、军事、经济、艺术等诸多领域。  《道德经》更是关于生命科学实证与觉醒的根本经典。它不仅是国人必读,也是四海之内慕道求道、经邦济世的贤人达士之必读经典。  《道德经》还包...
十年寒窗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在古代,中医也有国家考试。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的中医试题,你会几道?  我国自宋代始,中医考试纳入国家计划,统一命题,三年一次,八月开考,中选考生来年春二月参加京城省试。 考试分为三科:方脉科、针科、疡科。 考试内容:方脉科以《素问》《难经》等为大经,以《诸病源候论》...
有一个黑中医的著名故事,大约是这样写的: 一位患者因为牙龈出血,去看了老中医的门诊。老中医一番望闻问切后,说:“这是上火了,给你清清火就好了。”病人很高兴,照方抓药。可是喝了好久,牙龈出血还是照常。病人愤而去看牙医,牙医检查后说:“唉,你这个就是牙结石,洗掉结石就好了。”于是超声波洗牙。一番操作后回...
口疮是口齿科常见病,老幼皆可发病,以青壮年较为多见。 临床见证,分虚实两种类型。实证分脾火上蒸,心火上炎两类;虚证又分心阴虚,脾阴虚,肾阴虚三型。 在治疗上,脾火致病,以清热凉血消肿为法,选用清胃散;心火上炎,以清心利尿导热为治,用导赤散;心阴虚,宜滋阴清热,养血安神,选用归芍天地煎;脾阴虚,宜滋阴...
我们讲的中医,过去就叫医,或者医道,没有“中医”这个称谓。《汉书·艺文志》里的“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并不是作为学科的中医。作为学科意义上的中医,是西学东渐后提出来的,时间并不长。不过这个称谓太妙,可谓歪打正着,正着在了龙睛处。zhong    中    “中”是中国文化的道统所在,我们之所以叫中国,...
大地生草木,性用各不同。前人相传授,意在概括中。生毛能消风,黏泥拔毒功;中空能利水,有刺能排脓;茎方善发散,骨圆退火红;叶缺能止痛,蔓藤关节通;色红主攻瘀,色白清肺宫;味苦能泻火,味甘可补中;酸敛涩止血,辛散咸润融。病魔相烦扰,药到遁无踪。最是辨形色,妙用自无穷。采药贵时节,根薯应入冬;茎叶宜盛夏,...
这一味药不算是常用药,但是读罢此文你一定会重新审视它,想要用它来治疗你所接触的常见病! 油松节固卫生血,亦治痹嗽不眠油松节乃松树枝干之结节,苦温无毒,善于祛风通络,疏利关节,故习俗多视为痹证及伤科之良药,凡历节肿痛、挛急不舒,或跌仆损伤所致之关节疼痛、肿胀不适,多有效验。 朱老揣摩前贤论述,采用民间...
 今天师父讲到附子存在的误区,尤其是“自称扶阳”的这一派误区更大。 很多来看病的人,一提起扶阳就兴奋,就说我用了多少四逆汤,附子的量已经用到多少,这不是瞎胡闹吗?为什么要用四逆?附子该用多少才算合适?连这些都没搞清楚,谈什么四逆,谈什么用附子呢?卢氏讲过附子是药中最大一个英雄,这个提法是值得玩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