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中华乐教
第一本诗集   我年轻的时候,在北京读书,就常常写诗,我并没有准备出版,只是留一个纪念。有时候,是我老师顾随先生评点的。我保留了这些诗,一直没有出版。   到了台湾以后,发生了白色恐怖,我先生被关了,我也被关了。经过这一次的变故以后,就整理旧的东西,找到这一批旧稿子。我先生说,你这么乱丢,等一下遗失...
冬至前后,是养生的黄金时期。跟着这份“一躲二养三藏四艾灸”的养生法,让身体和心灵都得到充分的呵护!1️⃣ 一躲:躲寒凉、躲暴食、躲剧烈运动、躲是非。保护身体不受寒冷侵袭,避免过度饮食和激烈运动,保持心态平和。2️⃣ 二养:晒太阳、搓后腰,这两个小妙招能帮助我们养阳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3️⃣ 三补:...
提起艾灸的起源,那实在是太悠久了。《庄子》里面提到过“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孟子》里讲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苟为不蓄,终身不得”,可见,春秋战国时期艾灸的疗法已经比较成熟,而且还有了陈艾的用法。我们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自不必说,而汉墓出土的早于《黄帝内经》的中医古籍《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
冬至节,寒冷的日子里,最北的地方,哈气成冰。南方也有了寒凉之气,没有暖气,只好去外面取暖。阳气不足的人,便容易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如果你最近已经感冒,更要在痊愈之后,及时排出寒气。如果身体里一直有寒气,可能会有这些问题:❖ 小肚腩叠起:身体为了御寒,一层一层长脂肪来盖被;❖ 痛经,月经延迟:寒...
八关斋戒的由来八关斋戒的起源,可追溯至佛陀在世时期。佛陀深知在家弟子因家庭和社会事务繁忙,要想修行却面临诸多障碍。为了让他们也能体验出家人的清净生活,又能适应在家人生活的特点,佛陀特别制定了这一在家修行人的戒律,即“八关斋戒”。这一戒律不仅体现了佛陀对在家弟子的深切关怀,也为在家人修行提供了切实可行...
作者简介 | 廖银叶:成都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其研究领域包括翻译理论与实践、科学翻译史。陈省身先生幼时曾跟随祖母念过《阿弥陀经》和《金刚经》,前者他甚至能全部背诵,他还写过《科学与宗教》一文,我一直没空找到原文拜读。这个童年经历,可能是他学问之所以能超然出尘的原因之一。很多人可能惯性地认为,佛学...
11月24日下午,我正在去北京的路上,友人突然致电告诉我,叶嘉莹先生刚刚离世了。我尽管早已了解到年过百岁的她近来身体状况不佳,随时可能出现并发症而导致生命垂危,但当她病逝的消息传来时还是难以接受。我脑海中不断闪现着与她交往十余年的点点滴滴,心中不胜悲恸。我与叶先生的相识缘起于给她看病。叶先生曾提到她...
中国小说《西游记》我看过四五遍,前几年我还重新一字不漏再看一遍,我很想拿起笔来,每一句话、每一回都把它批了,那真是写得好,全部修道做工夫的道理都在内了。——《列子臆说》《西游记》这本书,道家的解释完全是修道的工夫,一个普通人要想修行成道,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一关一关要打透,名是一关,利是一关,吃饭饮...
一、人类的危机——人文思想的没落他提到最近交往的一件事。美国史丹福大学有个经济、工业发展的研究所,是美国第一流的教授组成,有人说这是美国白宫真正智囊的智囊,从季辛吉以至海洛,凡要紧的政策咨询,都请教于此。由于有同学在该处任研究员、研究生,与该处教授们谈起,对人类未来的问题咸表忧虑。他们认为美国现在的...
诗\文:清凉画:纯空一、出生一诚长老,1927年农历二月初二,出生于湖南省长沙西南的宁乡县夏铎铺镇湘渭塘,佃农家庭,周姓,父名周汉田,母周文氏,师名云生。凄风苦雨暗神州,不尽湘江向北流。缘何苦海寻迷梦,一念悲心了未酬。二、迁祖居1929年,师约三岁,随父母迁居祖居地横冲子,与湘渭塘相距数里,大弟已出...
提起消防,很多人都会以为这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但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时期,我国就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城市消防管理体系,还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官方消防救援队伍。宋朝为何重视消防?繁华背后暗藏隐患繁盛至极的宋朝,同样也是一个火灾多发的朝代。据史书记载,在宋朝时期发生的大型火灾就有200多起,而其中又以东京...
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于11月30日在天津第一殡仪馆滨河厅举行。叶嘉莹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1月24日15时23分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叶嘉莹先生逝世后...
小编语这场讲座是五年前孔诞前夕,德音老师应西安交通大学之邀讲儒家精神给出的讲题,当时小编没在现场,昨日是孔子圣诞,趁着今年孔诞听了一遍录音,匆匆整理了稿子,不敢私藏,贡献大家。不过,本场讲座大多听众是大一大二的小同学,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历时三个多小时的讲座,文字相当多啊,小编是狠心删了不少的。 讲座...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下午逝世,享年100岁。叶嘉莹1924年7月2日出生于北京,本姓叶赫那拉,满族,后成为加拿大籍华人。叶嘉莹主要从事古典诗词教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出版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
叶嘉莹1924年生于北京,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客座教授,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图为2017年7月,叶嘉莹在南开大学迦陵学舍。 (剧组供图/图)据多家媒体报道,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下午去世,享年100岁。叶嘉莹是古典文学...
记者从南开大学获悉,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以下为中国新闻社东西问·名家坊早前专访报道:2024年,学贯中西的诗词泰斗、享誉海内外的诗词教育大家——叶嘉莹,迎来了期颐大寿。百岁寿诞对她本人及整个诗词界来说,都具有非凡意义。“仁者寿”,叶嘉...
回忆南怀瑾先生叶嘉莹第一本诗集我年轻的时候,在北京读书,就常常写诗,我并没有准备出版,只是留一个纪念。有时候,是我老师顾随先生评点的。我保留了这些诗,一直没有出版。到了台湾以后,发生了白色恐怖,我先生被关了,我也被关了。经过这一次的变故以后,就整理旧的东西,找到这一批旧稿子。我先生说,你这么乱丢,等...
摘要:自陕北神木石峁史前遗址发现以来,已经有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发表,石峁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曙光,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地位。石峁出土的口簧,是目前已知最古史前乐器实物之一,对于认识中国音乐史的史前史、乐器史、文化史,无疑有重要价值。本文结合音乐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学科,拟测石峁口簧的可能使用人群是...